這一周,是2020年3月的伊始,也是上海正式復工的第4周。一切都在緊張有序地恢復中。
1. 截至2月10日早上九點,地鐵全網客流降低了80%左右!
2. 從2月25日開始運營至早9點,上海地鐵全路網客流80.9萬人次,比上周同期增加32萬人次,同比增長65.3%。同比去年2月25日周一當天到9點的客流,減少227.1萬,降幅73.7%。
3. 2月26日上海地鐵總客流為279.9萬人次。
隨著客流逐漸恢復
很多地鐵站進站口都拉上了限流隔離欄
現在的早晚高峰
基本上是如上圖的情況
公共交通并不如大家之前擔憂的那么擁擠,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,很多上班族都放棄了搭乘地鐵公交的方式去往公司上班,自駕倒成了上下班的主流方式。
疫情爆發期間的上海高架
以上圖片信息來自財新網
正如大家所“歡呼”的:上海的車水馬龍又回來了!在疫情迫使所有人都不得不停下來的階段里,能重新找回“城市在動”的狀態,果然連往日心煩意亂的堵車都變成了一件令人開心的事。
圖片信息源自網友栗梅
而就在前天上海市政府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,也明確了快遞家政等符合相關條件的人員,可以進入小區服務!大家感慨終于不用穿著睡衣蓬頭垢面地跑去小區門口翻找快遞了......
昨晚下班去了趟家樂福超市,大約是傍晚7點左右的時間。疫情階段,超市營業時間至晚上八點半。人流量明顯不如從前,好像也并無有所回升的跡象,可能選擇在線上購買日常用品的人還是占大多數吧。
就我個人觀察,日用品等區域幾乎是沒有顧客的狀態,人相對偏多的是米面油區域、蔬菜水果區域以及零食區域。超市庫存豐富,價格沒有明顯變動。
超市里部分工作人員在忙著幫線上下單的顧客選貨(如上圖)。排隊買單的區域只開了兩三臺機器,基本上每條隊伍排了5、6個人(如下圖)。
雖然我們是該上班上班,該上學上學,該采購采購,但很多朋友表示“狀態依舊沒有回歸到正?!?,調侃放假放得太久,已經忘了正常的節奏!
你有“大型復工綜合癥”嗎?
@網友乘風
“整個人處于一種想大吃一頓又好像無從選擇的狀態,處于一種想好好工作卻又被無力感侵襲全身的感覺。平時覺得壓力大的時候,下班最起碼能吃一頓好吃的...現在...除了趕緊回家...別無選擇!心態真的快崩了......”
@網友三瓜不愛吃
“加上過年和之前在家辦公的三周,真是一個多月沒“正常生活”了。在家辦公雖然也要打卡,但我一般都是躺在床上打卡的。反正也沒人盯著你,那就怎么舒服怎么來唄!吃著零食,打著游戲就“工作”了!現在恢復正常通勤了~早起是一個問題,坐地鐵又要走好多路......我真是又困又累!”
@網友Andy
“現在抽煙前還要小心翼翼把口罩拉到下巴~每一個從我身邊走過的人都要謹慎地瞄我一眼......”
@網友哈羅正正
“我第一天復工上班的時候,竟然一下子想不起來我是在哪一站地鐵換乘!畢竟我已經快兩個月沒有乘過地鐵了......
上了地鐵之后,明顯發現大家的狀態都很緊繃,有時候就算有座位,也沒有幾個人坐了,因為可能“不聚集”的座位方式更能讓大家安心吧?!?/p>
@網友原木
“我第一天正式復工的時候,連乘地鐵時候喜歡站的固定位置都有點記不清了。因為人不多了......反而有點手足無措了!
原先,有些人上下車隨便“剮蹭”他人,現在,大家都小心翼翼的,一副誰也別碰到我的衣服我的包的架勢!”
@網友Sunny
“辦公室冷死了!除了凍得我手腳冰涼不得不用熱水袋以外,其實還有一個好處!往常的辦公大樓暖風開得能熱死人,我冬天從沒有機會在辦公室穿新買的高領毛衣...但最近...我有機會穿了...也挺好”
@網友萌江江
“因為吃外面食物會加大感染的風險,所以我現在開始“被迫營業”帶飯了。本來還沒有習慣的上班日節奏,又加上了帶飯......阿姨媽媽們指明說吃隔夜飯不好,只能早上起來做。為了節省時間和方便自己,我選擇水煮配醬汁,早上起來在鍋里等水燒開的時間再回房睡個10分鐘的回籠覺......我太難了?!?/p>
@網友咖喱
“想想之前每周2-3次早上5點多爬起來晨跑,我自己都敬佩自己。因為這個事情我現在做不到了,的確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早起跑步了,有點不習慣了,的確很困?!?/p>
正如上面這些被采訪朋友們的肺腑之言,恢復正常狀態的確需要一點時間,但找到干勁十足感覺的前提是保持狀態!前兩天中午乘扶梯的時候,還聽到一位媽媽在打電話詢問家里娃上網課的情況!大家都不容易??!
曾經的上海晚高峰 圖片源自網絡
現在,出行的車、人的確比復工前多了不少,雖然相比往常,人流量還是算稀疏,但依舊能從這些“城市在流動”的畫面里感受到強烈的復蘇氣息,就像蠢蠢欲動的春天。